•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小雲仔
  • Home
  • About Me
  • Navigation Menu: Social Icons

Family

“勉强”的睡眠

我跟我先生睡覺的方式完全不一樣。 他不喜歡睡覺,所以他勉強睡夠了他就想趕快起床。 因此他每天只睡差不多六個小時。 他很容易入睡,很快就能從淺睡過度到熟睡。 他睡著了以後,不管有沒有光線透過窗戶,他還是不會醒。 其實他每天早上都是靠鬧鐘把他吵醒。 他已經持續這樣的狀態很多年了。他的身體已經習慣了。 因此他一起床就感覺很有精神,每天早上還能直接去運動,連早餐都不用吃。 醫生或者睡眠專家可能會說他這種睡覺習慣對身體不好。 長期睡眠不足總是會導致各種各樣的病。 我們該模仿熊貓。 它們特別愛睡覺,生活得很開心。 我們是不是該跟他們學習?

July 28th, 2020

有限自由里的自由行

今年是一個很特別的年。 由於疫情的關係,我們今年都沒離開香港飛去別的地方旅遊。 除了在比利時花的那兩個”計劃之外”的兩個月,我們今年完全沒離開香港,也沒有請假。 九月初的一天小車車發現他今年的休假日必須要今年用完。 如果今年沒用完,明年也不能用今年沒用完的休假日。 直到那個時候,我們連一天的假都還沒請。 因此我們決定「十·一」黃金周請一個禮拜的假在香港到處旅遊,參觀一些沒去過的地方。

星期三完成了要完成的任務以後,我們和兩個朋友在一家高級法國餐館過了小車車的生日。 因為現在香港只允許四個人聚在一起吃飯,我們只能安排好幾個不同的晚餐,一對一對分開跟小車車過生日。 週末過了以後,我們星期一去了西九龍新蓋的地區散步。

星期二我們坐了船到坪洲玩了一天。 星期三我們去了沙田在河邊騎自行車。 星期四我們倆去了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爬山。 我們計劃去「東水壩」看那邊很特別的石頭。 東水壩的石頭有好幾層,看起來像花卷或者五花肉。 這些很特別的石頭層就是很久以前火山爆發的時候迅速”製造”出來的。

看完特別石頭以後,我們爬到旁邊一座山的高峰上看風景。 我們隨著山上的小徑走,從起點到終點走了差不多一小時。 在高峰上的風景真漂亮。 一邊能看到海,另外一邊能看到水壩。 我坐在高峰的椅子上看風景,心裏又滿足又開心。 這個地方給我留一個非常深刻的印象。

美國移民

我和我先生都是美國的華裔。 其實我上大學的時候,大部分的朋友都是美國出生的華裔。 所以我跟一個華裔結婚的可能性很大。 我們的父母都是臺灣移民,四十多年前從臺灣搬到美國去讀書(除了我媽媽:她是為了我爸爸搬去美國的)。

那時他們不是很理解美國文化。 雖然他們說的英文還不錯,但是心裏還是感覺像外國人似的,常常不明白美國當地人的做法和想法。 過了好幾年,他們也開始變了。 儘管他們還是每年回臺灣照顧父母,但是他們開始關心周圍的事情。 我媽媽特別喜歡看新聞,也對政治很感興趣。 相反我爸爸對心理方面的東西比較感興趣。 他最喜歡看”脫口秀”,特別是那種談論心理話題的,比如Oprah Winfrey或者Dr. Phil。

我爸爸在高中教中文,我媽媽剛開始賣鞋子和飛機票。 後來她跟他弟弟一起開了一家賣珠寶的公司。 做了幾年以後他們改成賣音響類似的產品。 有空的時候她也幫她姐姐開餐館,還學怎麼做壽司。 她的公司從來沒有足夠錢來請明星為公司代言。 但是他們做的生意做得還可以,基本上那麼多年都沒虧太多錢,還能顧用我表哥那麼多年。

我覺得他們現在已經住美國住習慣了。 如果有機會回臺灣,我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回去。 我爸爸也說過好幾次 “我覺得Toledo還蠻好住。 生活很簡單:人沒有太多,地方很寬,生活費用不高。 比起來說,台灣還是人比較多,空間窄,外面也比較吵.” 我爸爸已經在美國五十多年了,真的已經一半變成美國人了。

激励起床

我爸爸經常說”早起早睡身體好”。 但是有必要每天跟著太陽起床嗎? 對我來說,一醒就直接起來是一個很不容易的事。 雖然我平常睡得很淺,但是鬧鐘還是需要響好幾次我才能起床。 也許是因為我太享受每天晚上吃宵夜,睡得晚。 因此我剛醒的狀態肯定有點迷糊,需要慢慢地清醒。 但是若我知道我早上有很重要的事,我一定會準時起床,常常還會起得比鬧鐘還早。

我發現我早上需要安排東西來激勵我起床。 如果我有一個好理由起床,比如開會或者看朋友,我整晚就會保持一個”準備起床”的心理。 不但早上會比較容易起床,而且第二天也能辦比較多事情。 因此自己感覺每天能完成好多事,情緒相當不錯。

於是我最近開始跟不同的住在美國的朋友約定時間一起”散步”。 怎麼一起散步呢? 我們同時一邊走路一邊講電話。 由於香港和波士頓時差有十二個小時,其實沒有那麼容易找到適合彼此的時間。 比如如果我想早上上班以前走路,我必須要七點左右出發才來得及上班。 我朋友那時剛吃飽飯,剛好剩下一個多小時,可以在太陽落山之前的時間散步。 雖然很難找到適合大家的時間,我竟然找到了三個朋友願意每周和我一起散步聊天。 因此我最近很容易起床。 我一醒就感覺很開心因為我想趕快”見”我的朋友,聽她分享她上周發生的事。 一邊爬山一邊聊天偶爾也有小問題,比如我爬山的時候朋友會聽到我在呼吸喘氣。 但是總體上說我還是非常高興。 此外,我最近運動也越來越多,身體也比較健康了。

原來我爸爸本來說的話很有道理:”早起早睡”真的就等於”身體好”。

爸爸媽媽的故事

我媽媽答應跟我爸爸結婚的時候,她已經知道她肯定不會過很有錢的生活。 我爸爸只是中學老師,住在一個小城市叫托萊多。 雖然他們結婚以前只見過兩次,我媽媽還是願意離開臺灣的工作,搬去美國從頭開始一個全新的生活。

他們在美國的前幾年很節省,限制買新傢俱和衣服的數量。 他們從來不出去吃,只會偶爾吃幾顆巧克力。 雖然他們生活過得很簡單,但是我覺得他們很開心,從來沒想過自己吃亏或者有什么不足。

兩年後他們生了第一個孩子,是一個女兒 (就是我)。

我第一個月常常哭,顯得身體不舒服。 我媽媽不管做什麼 – 比如給我奶或者玩具,她都還是無法安慰我。 我爸爸突然想到了一個格外有創造性的方法。 我爸爸說”要不讓我試試看。 我想到了新的方法。 “他一把我抱起來就開始大聲地唱中國軍歌。 我立刻就不哭了,似乎聽到了從來沒聽過的聲音。 我爸爸繼續抱著我,一邊在房間裡走來走去,一邊唱歌唱到我睡著。

你覺得這是很感人的情景嗎? 或者很搞笑? 若你認識我爸爸,你可能知道他又調皮又淘氣。 我猜他覺得很好玩。 其實我自己不曉得因為我那時候太小了,什麼都不記得。

四十多年後,他們現在的生活沒怎麼改變。 我媽媽還是很節省、我爸爸還是很調皮。 孩子早就離開家了,但是他們還是常常用電腦跟孩子和孫子交流。

第一次去台湾

我從小就喜歡旅行。由於我父母不是美國本土人,於是他們每年都會回台灣看親戚、照顧 “啊公,啊媽” (爺爺奶奶)。在亞洲,除了台灣以外,我們全家也一起去過日本、新加坡和香港。實際上我們很少全家一起去亞洲旅遊。不僅因為同時買四張飛機票很貴,而且時差對大家,尤其小孩子,特別痛苦。雖然我父母每年輪流回台灣,我和我妹妹高中畢業之前只去過台灣三次。

我們第一次全家一起回台灣就是1985年。我很清楚地記得我那時候多開心。我們的舅舅帶了我們去看各種台灣的名勝古蹟。他也開車帶我們去台灣的鄉下爬山和看美麗的風景。最後他在高級日本餐館預定了套餐、請我們吃晚餐。要結賬的時候他拒絕讓我媽媽請客。他當我們的導遊, 就像參加私人團似的。

我很後悔我們那時沒怎麼合影。以前不是像現在那麼容易,大家手拿著手機就可以照相。相反傳統的相機又大又重。此外照完相還要洗照片,不能直接看見剛剛照完的相片。所以我沒有很多那次去台灣的照片。

Primary Sidebar

Recent Posts

  • 節食方法:哪種最有效?
  • “勉强”的睡眠
  • 有限自由里的自由行
  • 黄金周 – Golden Week Holiday
  • 美國移民

Archives

  • October 2023
  • October 2020
  • August 2020
  • July 2020
  • June 2020
  • May 2020

Categories

  • American Culture
  • Chinese culture
  • Faith
  • Family
  • Holidays
  • Stories
  • Travel

Meta

  • Log in
  • Entries feed
  • Comments feed
  • WordPress.org

Copyright © 2025 小雲仔 on the Foodie Pro Theme